8月4日,亳州項目完成城市供水調蓄水庫“壩體填筑及裂隙土填筑碾壓試驗”,并通過業(yè)主、設計、監(jiān)理、第三方檢測單位、施工單位五方聯(lián)合驗收,至此,水電五局承建的亳州城市供水工程城南調蓄水庫工程全面開工建設。
水電五局承建的亳州城市供水工程為引江濟淮亳州段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別由龍德加壓泵站工程、龍德站至城南調蓄水庫PCCP輸水管道工程、城南調蓄水庫工程三個部分組成。調蓄水庫位于亳州市南約15公里處,庫容460萬立方米。水庫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擋水壩、放水涵洞、取水泵站、進水涵洞等,采用下挖3米成庫的方式建設,圍壩軸線總長8.35公里,壩高1.5米至2.3米。為保證此次水庫碾壓試驗的順利完成,項目多次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和現(xiàn)場施工人員召開專項會議,研討試驗方案,并統(tǒng)一部署,確保試驗一次性通過,并全力做好外部協(xié)調和安全質量管控工作,為試驗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基礎。
城南調蓄水庫工程準備工作從3月15日開始,期間項目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先后排查庫區(qū)內障礙物157處,通過與當?shù)卣?、村?zhèn)等單位對接80余次,基本上解決了庫區(qū)內障礙物和征地問題。目前為止,調蓄水庫外圍協(xié)調工作基本結束,壩體填筑及裂隙土填筑碾壓試驗方案已經(jīng)評審,現(xiàn)場碾壓試驗已經(jīng)完成,長達5月的準備工作順利完成,拉開了調蓄水庫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序幕。
引江濟淮工程是亳州的“解渴”工程。一直以來,亳州市都屬于資源型、水質性、工程性缺水并存的綜合性缺水地區(qū),人均水資源不到全省的二分之一,不到全國的五分之一,且水資源儲量總體呈逐年減少趨勢。水資源供需矛盾、水資源承載能力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亳州城市供水工程是解決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亳州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