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五千年輝煌的歷史畫卷中,絲綢之路促進了古代文明的繁榮,而以絲路精神為指引的“一帶一路”倡議,必將書寫下屬于自己的燦爛一筆。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截止目前已經得到了超過150個國家的積極參與,而且伴隨著意大利的加入,也象征著一帶一路的發(fā)展已經踏上了一個新臺階。
意大利作為G7集團以及歐盟重要成員國之一,在表示出加盟“一帶一路”的意愿之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便數次施壓,要求意方謹慎對待。結果意大利力排眾議,果斷的于23日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意經濟部長杰拉奇在26日的博鰲論壇年會上更是興奮的表示,阻攔意大利的人都是在嫉妒,意方一定要抓緊加快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來彌補上過去浪費的時間。同時他還透露:“我知道還有兩個G7國家要加入一帶一路,但我不能說出來。”
杰拉奇此話雖然留下了一些懸念,但也表示著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一帶一路”。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耿爽在同一天的外交例會上表示,中日兩國領導人已經就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達成了重要共識。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也在博鰲論壇的開幕式前夕表示,他希望中日雙方能夠以面向未來的樂觀姿態(tài),推動“一帶一路”的圓滿建設。
而且不出一個星期,德國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據參考消息網2日報道稱,德國已經成立了一帶一路倡議協會,協會的目標就是搭建平臺和橋梁,助推中德不斷加深“一帶一路”合作。在29日的成立儀式上,協會發(fā)言人海爾多夫表示,中方已經制定好了投資規(guī)劃,無論德國是否參與都不會改變,德國政府所需要做的就是抓住機遇,搭上這輛快速發(fā)展的列車。
德國總理默克爾所表現出來的態(tài)度其實也十分的積極,在巴黎舉行的中法全球治理論壇已經結束,默克爾不僅專門趕來參加閉幕式,還表示德方希望深化中德經貿關系以及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在這種君臣同心的大環(huán)境下,德國估計離正式加入也不會太遠。至于杰拉奇所說的兩個國家,德國占據一席,剩下的那一個應該就是法國了。中國和法國的經濟來往其實非常密切,一直在多個項目上存在合作關系。而且馬克龍不僅在去年表示過對“一帶一路”的合作設想,在三月初更是表示:愿意參加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
被視為歐洲三架馬車的英法德三國,作為兩大支柱的法和德已經表態(tài),而作為連接歐洲和美國、大西洋兩岸的紐帶的英國其實也已經蠢蠢欲動。在脫歐鬧劇的折磨之下,英國的經濟已經疲憊不堪,不論是否脫歐都將注定元氣大傷。英國《每日電訊報》甚至于3月31日發(fā)文稱,“一帶一路”才是英國經濟的救命稻草。等到這場脫歐鬧劇過去,說不定英國就會“上門”咨詢了。
其實在G7國家中,除了美國和他的鐵桿小弟加拿大,其他國家在之前就或多或少的都表達出來參加“一帶一路”倡議的意愿,只是意大利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無疑給特朗普敲響了一記警鐘,作為曾經占據世界經濟體量三分之二的七國集團,在“美國優(yōu)先”和貿易保護政策下,現在卻面臨著分崩離析的隱患。如果美國一意孤行的話,特朗普就等著看一出眾叛親離的好戲吧。
而跟美國的單邊主義不一樣,“一帶一路”遵循的是開放、透明的原則,目的則是合作共贏,在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念下,美國的負隅頑抗注定只是徒勞。而第二屆“一帶一路”全球合作峰會也即將召開,相信在這之后,“一帶一路”必將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
|